
KSV 平臺總覽
物理透視,硬件信息一目了然以物理節點為中心,增加 CPU 架構、操作系統、物理硬盤、物理網卡、資源用量等物理信息,實時了解基礎設施狀況。VM 新顏,熟悉的使用體驗基于 KubeVirt,以虛擬資源池的方式交付 CPU、存儲等物理資源,并實現統一的管理、分配及調度,支持同時創建相互隔離的虛擬機環境,提供虛擬機在線遷移、備份、克隆、鏡像模板轉換等豐富功能。網絡增強,企業自由組網集成 Kube-OVN,實現了 Underlay & Overlay 的網絡,支持 VPC、Subnet、EIP、安全組等網絡功能,提供多維度(時間區間可選)、多粒度(網絡流量、包轉發率等)的虛擬網卡資源使用量監控。企業可根據網絡規劃情況,靈活掛載至虛擬機,快速融入客戶現有的網絡,簡化管理難度。 應用場景不斷延伸 KSV 不斷開拓新的云原生虛擬化應用場景,提升基礎設施資源利用效率: 場景一:容器、VM 應用混合部署 KSV 基于統一的 Kubernetes 技術架構,在一套基礎設施之上,可以同時部署容器平臺和虛擬化平臺。通過統一的架構簡化基礎設施,提高運維效率,保護虛擬化投資。 場景二:邊緣計算在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領域有大量的數據采集、實時數據分析應用場景。在這些場景里,往往存在邊緣站點多,邊緣環境資源需求彈性大,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同時,邊緣站點業務分布廣泛,強依賴網絡,云端處理鏈條長,響應速度慢。KSV 云原生虛擬化平臺以輕量著稱,單節點 4C8G 起步,投資少兼容性好,PC、工控機、服務器等企業原有資產都可利舊使用。此外,KSV 還能夠實現就近計算、實時響應、節省帶寬等。 場景三:虛擬化資源池對于測試環境、實訓課堂等場景,KSV 提供穩定的云原生虛擬化平臺,彈性交付資源,秒級創建虛擬機,性能損耗小,大幅提升資源利用率。 場景四:VMware 網信替代KSV 能夠無縫替代 VMware vSphere,無縫兼容異構芯片,兼容主流 x86、ARM 架構。作為中立的虛擬化方案,KSV 軟硬解耦,實現 V2V 平滑遷移,保障業務連續性和安全性。 根據 IDC 的調研,未來兩年大多數企業會選擇混合和多云部署的方式,來構建云原生平臺。作為青云云原生產品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KSV 云原生虛擬化與 KubeSphere 容器平臺無縫銜接,基于 KSV 可以在平臺之上創建虛機,支持前述諸如邊緣計算等虛擬化場景。KSV 與青云其他產品組合形成云原生產品矩陣,為企業實現從物理機、虛擬化到容器的多態共存,幫助企業應對不同層面的基礎設施挑戰,讓 IT 對業務的變化更具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