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 旗下 KubeSphere容器平臺日前已全面升級至 3.0 版本(了解詳情:kubesphere.qingcloud.com)。在前一個版本的基礎上,KubeSphere 3.0 新增了多集群管理功能,增強了可觀察性和平臺安全性,并進一步提升了對合作生態的支持。作為面向云原生應用的容器混合云,KubeSphere 3.0 以云原生應用為中心,秉持“開源”與“開放”的原則,滿足混合云常態化帶來的應用上的訴求,助推企業一步跨入容器混合云時代。

隨著云計算的普及,企業為了避免廠商鎖定,往往采用多個云廠商的服務或者產品;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采用自建私有云承載核心業務,公有云承載互聯網業務的混合云模式來推動數字化轉型。由于業務驅動和財務壓力的雙重因素,混合云正在成為主流。調查數據顯示,約 93% 的企業正在采用多云策略,其中采用混合云的占比達到 87%,混合云已經成為企業的標配。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來,企業如何在異構平臺上無縫管理、部署和遷移應用?以云原生應用為核心的容器混合云成為必經之路。
KubeSphere 便誕生于云原生的訴求之下,逐漸成為面向云原生應用的容器混合云管理平臺。KubeSphere 是一個以 Kubernetes 為基礎,管理云原生應用的分布式操作系統,提供一種可插拔式的開放架構,使得第三方應用可以無縫對接進來從而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幫助企業一步邁入云原生時代。
青云QingCloud 是混合云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都是統一架構、統一體驗和統一管理的,并形成了統一的混合云。隨著容器技術和云原生應用的不斷發展,如今混合云正在從資源型向應用型轉變。KubeSphere 3.0 的一大亮點便是基于多集群管理功能,為應用提供快速迭代開發的容器環境和多區高可用。總的來說,KubeSphere 3.0 有如下重大升級:
KubeSphere 3.0 可統一管理異構、跨任何基礎設施平臺的之上的 Kubernetes 集群,支持 Solo 和 Federation(聯邦)兩種集群管理模式,支持直連和代理的集群連接方式。?其中,Solo 管理模式支持將獨立部署的 Kubernetes 集群在 KubeSphere 容器平臺上統一運維管理;Federation 聯邦管理模式支持把多個 Kubernetes 集群聚合,形成 Kubernetes 資源池,從上層實現應用跨區、跨集群的高可用。
KubeSphere 最初圍繞著可觀察性為用戶提供了很多功能,包括基于租戶的監控、日志檢索等。KubeSphere 3.0 能夠兼容主流開放監控框架 Prometheus Exporter,并支持用戶根據業務自定義監控面板,無縫展示到 KubeSphere UI 控制臺。在基于租戶的事件管理上,支持粒度級別的事件管理,定制化告警支持微信、Slack 等監通知方式。
KubeSphere 3.0 能夠提供完善的審計功能,可追溯查找操作信息以及監控告警等事件,提供基于租戶的網絡安全策略,支持 Open Policy Agent(OPA)策略管理和OAuth 2.0 授權標準。
KubeSphere 3.0 采用了更輕量的安裝引導包 KubeKey, 安裝更快捷,支持KubeSphereOnly 的部署方式,實現了以純軟方式在現有 Kubernetes 平臺上部署KubeSphere,且原有業務完全不受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青云QingCloud 是國內最早同時布局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云服務商,早在 2014 年底就開始探索混合云解決方案。此次 KubeSphere 3.0 的推出,讓混合云從“以資源為核心”走向“以應用為核心”,拓展了青云QingCloud 混合云的能力,實現了從云原生應用層面對異構云平臺和多云應用的管理。通過 KubeSphere 3.0 的聯邦集群管理功能,企業能夠輕松駕馭容器混合云,輕松構建多活、災備等應用場景,實現應用跨區、跨集群的高可用,幫助應用在數據中心和邊緣端自由聯動。
青云QingCloud 應用與容器平臺研發總監周小四表示,未來一定是云原生應用的容器混合云時代,容器平臺廠商的競爭一定是生態的競爭。KubeSphere 始終堅持“開源”、“開放”兩大基本原則,采用全球化策略,不斷增強全球化運營。未來,KubeSphere將持續優化開放架構,發展云原生生態,聯合眾多合作伙伴面向全球用戶提供服務,推動新基建落地的同時,加速數字世界的實現。